据报道,在我国的汽车保有量成为世界最大汽车保有量之后,市场有多少增长空间?汽车将“芯片短缺”多长时间?最后的?外国对汽车的投资将于明年全面开放。
独立品牌可以应对激烈的竞争吗?这些是我国汽车工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最近举办的研讨会上,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此进行了综合分析。
我国的汽车产销量连续12年居世界第一。
到2020年底,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超过2.8亿,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拥有如此庞大的市场,未来还有多少增长空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李少华认为,我国汽车工业进入平台调整期,新车产销量达到顶峰。
李少华说:“我们认为,到2021年,市场肯定会处于复苏阶段,因为消费者需求的复苏仍处于加速,蓬勃发展的阶段,因此,我们认为汽车市场将逐步形成复苏态势。
正增长。
状态。
当然,增长率可能不是非常快,因为我们已经达到库存很高且新车的生产和销售达到高峰的阶段。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为145.6万辆,同比增长17.3%。
在行业规模迅速增长的同时,诸如电池衰减,支持设施不足以及核心技术中的“瓶颈”之类的矛盾继续变得突出。
李少华说,新能源汽车必须通过市场化发展解决问题。
“我们新能源汽车发展下一阶段的核心是面向市场的发展,因为我们最初处于政策促进和政策指导阶段。
今后,在解决政策环境,技术积累和商业模式探索之后,未来的商业形式和商业模式将更加创新,更加符合新能源产品的技术形式和需求要求。
,尤其是纯电动产品。
“智能化和网络化也是汽车发展的趋势。
业内人士认为,汽车的未来将由软件来重新定义,不仅是一种交通工具,而且是一个可以运行的局域网和计算中心。
但是,作为支持这一趋势的主要硬件,汽车芯片目前正面临全球短缺。
汽车将“芯片短缺”多长时间?最后的?怎么缓解呢?李少华说:“影响仍然比较长。
尽管它始于去年年底,但我们认为供需不匹配和失衡现象将在未来六个月甚至九个月内继续存在。
当前的短缺是短期的市场行为,最终必须通过市场行为解决。
我们应该发出正确的声音,以使两个行业的信息能够真正得到充分交流,并减少由于信息不匹配而引起的恐慌。
2022年2010年,我国的汽车外资将全面开放。
工业和信息化部预测,汽车行业的市场竞争将不可避免地变得更加激烈,创新不足和适应性较差的公司将面临退出的风险,合并和重组的过程以及优胜劣汰的过程可能会加速。
。
独立品牌准备好了吗?李少华说:“特别是在过去的10年中,无论是SUV产品,汽车品牌还是新能源产品,每个人对包括中国品牌在内的品牌向上发展的理解都可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
同时,中国品牌国际化也在稳步推进。
尽管我们连续四年仅出口了100万辆汽车,但我们还可以看到,我们未来的国际化前景非常广阔。